1. 主页
  2. 社会

【报道】多伦多纪念六四35周年、香港反送中抗议五周年系列活动开幕

关卓中:我希望年轻一代能够接棒,我对此保持乐观。

june 4th 2024 1

星期一,加拿大最大城市多伦多举办纪念六四35周年,香港反送中五周年纪念活动新闻发布会,三个组织机构代表合照,从左至右,赖建平、关卓中、吴温温、李兰菊、盛雪、以及杨若晖。

照片:Radio-Canada / submitted by Wester Yang

RCI

今年,是中国政府镇压天安门民主运动35周年。同时,也是香港返送中抗争五周年纪念。

星期一(5月13日)加拿大最大城市多伦多的支持中国民运会 (新窗口)、中国民主阵线、以及公民会三个组织联合举行记者会,介绍了今年纪念活动的主要内容。

现场打出了烛光不灭,薪火相传的标语。

坚持每年组织纪念活动的多伦多支持中国民运会共同主席关卓中(Cheuk Kwan)接受加广中文专访表示,六四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六四镇压意味着中国政治改革的彻底失败。而更惨痛的是,许多人为此献出生命,中国共产党从不愿公开谈及究竟多少人在那天死亡。

我感觉这是我们的责任,纪念那些为中国民主而献出生命的人们。现在,悼念六四有了更加现实的意义,自香港2019年抗议,我们有了新一代加入,去年的六四烛光悼念活动中,75%到80%的是来自香港的年轻人。
引自 关卓中
4 comreads

"依然在坚守的同志“,从左至右,关卓中、李兰菊、吴温温、以及盛雪。

照片:Radio-Canada / submitted by Cheuk Kwan

关卓中向加广提供了上面的这张照片,并命名为“35年依然在坚持的同志们”。

从1989年开始,他们四位每年坚持组织六四悼念活动,努力推动中国民主运动。他很感慨,不知不觉,35年过去了,六四发生之后,许多人承诺绝不会忘记,而能够坚守到现在,是为了一个理念和自己的良心。

他说,当时,大家的目标是为了一个更好的中国而努力。但令大家没有想到的是,中国会变得更糟。

现在,他希望能够交棒给年轻人,继续推动中国民主。

年轻一代

今年多伦多纪念六四活动的三个主办机构之一公民会就是一个年轻人组织。

公民会外务部长杨若晖曾向加广介绍,2019年,是受到香港年轻人反送中运动激励,才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成立了公民会,自那以后,他们几乎参与了多伦多海外华人支持中国民主的所有大型活动。

2022年底,他们更是成功组织推动了白纸运动,与国内反动态清零抗议相呼应。

而谈及六四,杨若晖表示,八零年代是中国思想解放的年代,大学生们谈论民主自由是非常普遍的事情,这种氛围和现在非常不一样。

和小伙伴们谈到六四,我发现,最令我们震惊的不是共产党镇压如何凶残野蛮,而是当时民主自由有那么强大的民意支持,氛围有那么好 —— 这是我们没有经历过的。
引自 杨若晖

35年前的天安门民主运动,上街游行支持政治改革的不仅仅是大学生和市民,也有国家媒体,包括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以及学术界、商界、工业界、司法界等代表人群。

公民会的年轻人希望能让民主自由思潮为更多人接受,意识到一党专政统治是中国历次灾难的根源。

薪火不灭,处处维园

1989年6月4日,天安门民主运动遭到中共惨烈镇压之后,香港成为了国际悼念六四基地。

从1990年开始,香港的支持中国民主联合会等每年都会组织六四维园烛光晚会,主张释放民运人士、平反「八九」民运、追究责任、结束一党专政,建设民主中国等。

港人每年前往维园悼念六四,每年参与人数从几万到十几万人不等。维园烛光悼念与七一大游行成为香港公民行动的两大重要活动。直至2020年《国安法》实施,维园悼念被禁止。。

而前不久通过的基本法第23条,令更多人感到担心。

过去两年,至少五万名香港年轻人通过救生艇项目、留学不同径来到加拿大。

多伦多、温哥华的六四纪念活动组织者决定将悼念活动场地改为在公园举行,希望让港人有重回维园的亲近感。

关卓中介绍说,几年前,他在香港维园参加烛光悼念活动。现场,香港某大学的学生会代表拿过麦克风发言,对老一辈悼念六四表示不理解,认为大家应该更加关注本土运动。

我们老一辈的人希望说服年轻人,如果你们不记得历史,历史就会重复 。2019年,香港抗议的时候,我们甚至担忧会发生类似天安门事件的悲剧。我们也希望年轻一代更加明白,为什么我们持续多年纪念六四,是希望35年前的悲剧不再重演。
引自 关卓中

活动主要内容:

在此之前,多伦多支援中国民主会在四月份组织播放了纪录片《幸彤在监狱》,还邀请前香港中文大学教授何晓清做从天安门到香港的主题演讲活动。

接下来,5月26日,将会进行《幸彤在监狱?的第二场放映活动。

同一天,还有向约克大学的民主女神雕像献花活动。当年天安门运动领袖人物王丹和王军涛会出席这个仪式。

6月1日晚间,在北約克賴士民廣場(North York Mel Lastman Square)将举办烛光晚会,这也是主办者希望重拾香港维园悼念氛围努力的成果。

6月4日当天,在中国驻多伦多领事馆前举办抗议集会,之后前往多伦多大学的六四纪念碑,并会举行表演。

活动欢迎所有关注中国民主的人士参加,也会邀请三级政府代表,以及嘉宾上台发言表演。

关卓中表示,或许有些人会感到担心,那可以戴上口罩等防护,但他不觉得香港政权有那么多的人力去监督每一个人。

Pro-democracy activists demonstrate outside Hong Kong legislative chambers Wednesday, May 28, 2003, chanting slogans and demanding an accounting for Beijing's bloody crackdown against pro-democracy forces Tiananmen Square 14 years ago. Veteran pro-democracy campaigner "Longhair" Leung Kwok-hung, seen at right foreground, acknowledged the motion would fail. The banners read "Avenge June 4th" and "Objection to article 23" referring to a proposed anti-subversion law which critics fear will crush d

2003年5月28日,香港民主派大游行,组织者之一梁国雄(长毛)带头高举标语“反对23条”。

照片:Associated Press / ANAT GIVON

头条